hg5555体育
你的位置:hg5555体育 > 新闻动态 > “十个宝宝九个黄”,宝宝黄疸出现这七种情况,需及时就医_家长_母乳_严重
“十个宝宝九个黄”,宝宝黄疸出现这七种情况,需及时就医_家长_母乳_严重
发布日期:2025-08-19 17:23    点击次数:123

刚出生的宝宝,皮肤黄黄的,很多家长第一反应是“是不是肝不好?”一边紧张,一边又听人安慰:“没事,十个孩子九个黄。”这句老话在耳边回响,让人一时分不清该担心还是该放松。黄疸确实很常见,但不是所有的黄疸都能‘等等就好’。

新生儿黄疸指的是宝宝出生后,皮肤、眼白发黄的现象,原因是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。胆红素是红细胞分解后的产物,正常情况下,肝脏会将其代谢掉。但新生宝宝的肝功能尚不成熟,容易出现代谢不及时的情况。

大约60%的足月儿和80%以上的早产儿在出生后第一周内,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。这类“生理性黄疸”一般在出生2-3天开始显现,4-5天最明显,10天左右逐渐消退。它像是宝宝成长路上的一道“必经之黄”,大多数情况下无需特殊处理。

但临床经验告诉我们,“宝宝皮肤发黄”并不是一个可以一概而论的问题。有些类型的黄疸,其实隐藏着危险的信号。尤其当出现以下七种情况之一时,家长一定要提高警惕,及时就医。

展开剩余84%

第一,出生24小时内就出现黄疸。

正常的生理性黄疸不会这么快登场。如果宝宝刚出生没多久就开始发黄,很可能是病理性黄疸,比如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。这种溶血可能导致胆红素迅速升高,增加胆红素脑病的风险。

第二,黄疸颜色很深,甚至呈橘黄色或棕黄色。

有家长说:“我家孩子脸蛋黄得像涂了粉底。”这种深颜色的黄疸一般提示胆红素水平非常高,尤其是结合胆红素升高时,还可能暗示胆道发育异常或肝功能问题。

像胆道闭锁这种疾病,早期表现就是顽固性黄疸,若错过治疗时机,后果极为严重。

第三,黄疸持续时间过长,超过2周仍未明显减退(足月儿)、超过3周(早产儿)。

这类“持久战”的黄疸可能意味着宝宝的胆红素代谢或排泄有障碍。有种情况叫“母乳性黄疸”,虽然多数是良性的,但也不能掉以轻心,必须排除胆道阻塞、肝炎等更严重的病因。尤其是尿色加深、粪便颜色变浅时,家长要格外留意。

第四,黄疸退而复发,且比之前更严重。

这种“回头黄”不是好现象。它可能不是简单的母乳性黄疸,而是肝胆系统出了问题。比如先天性代谢障碍、感染性肝炎等疾病,在早期容易被误当作生理性黄疸延长,延误治疗会影响宝宝智力和发育。

第五,伴随嗜睡、吃奶困难、哭声无力等神经系统表现。

这些症状提示胆红素可能已经进入了中枢神经系统,引发了“核黄疸”。核黄疸是胆红素脑病的严重表现,一旦确诊,可能留下不可逆的损伤如听力障碍、运动障碍甚至智力发育迟缓。

这时候的黄疸,不是“等一等”就能退的,而是分秒必争地抢救。

第六,全身皮肤、四肢、手心脚底都已明显发黄。

生理性黄疸一般局限在面部和躯干。如果连四肢、掌心脚底都发黄,说明胆红素浓度已经非常高。这就像“黄浪”已经从前线蔓延到后方,不能再坐视不理了。

第七,家族中有遗传性溶血病史,或上一个孩子曾因黄疸住院治疗。

有些黄疸是“家族遗传”的,比如葡萄糖-6-磷酸脱氢酶缺乏症(简称G6PD缺乏症)。

这种疾病在某些地区发病率不低,一旦遇到诱因如感染、某些药物或食物,宝宝的红细胞就会大量破裂,引起重度黄疸。这种黄疸发作突然、进展迅速,是“黄疸里最急的那个”。

在实际门诊中,常看到家长一开始并不重视,以为“黄点没事”,直到宝宝嗜睡、不吃奶,才急忙送来。这时候往往已发展到较为严重的阶段。黄疸虽常见,但并不等于无害。

从治疗角度看,光疗是目前最常用且安全的手段。通过蓝光照射,帮助胆红素转化为可排泄的形式,大多数宝宝都能在几天内明显好转。但光疗并非万能,也不是越早做越好。关键是判断是否真的需要治疗,避免不必要的医疗干预。

如果胆红素水平过高或病因复杂,还需采用换血疗法。这是通过静脉逐步更换宝宝血液,去除过量胆红素和致病因子。虽然操作复杂,但在特定情况下,是拯救脑功能的关键一招。

除了治疗,更重要的是早发现、早识别。现在很多医院都提供新生儿黄疸筛查服务,建议家长在宝宝出生后第3-5天内做一次胆红素检测,尤其是高风险宝宝。有时候,机器的“黄眼睛”比家长的肉眼更靠谱。

从健康管理角度,日常护理也有讲究。母乳喂养时要注意频率,避免宝宝因喂养不足而加重黄疸。

排便是胆红素排出的重要途径,宝宝一天大便次数越多,胆红素排得越快。但别一味追求“多”,关键是看宝宝是否吃得够、排得出。

另外一个很多人忽略的细节是:不要随意给宝宝服用含有维生素K拮抗作用的中药或偏方。这类药物可能加重溶血,引发严重黄疸。

临床上曾见过因家长滥用偏方导致黄疸恶化、甚至进重症监护室的情况。管住手,是对孩子最大的保护。

还有个冷门但关键的知识点是,母乳性黄疸并非“因为喝母乳导致宝宝肝不好”,而是母乳中某些成分延缓了胆红素的代谢。这种黄疸不影响宝宝健康,也无需停母乳,只要胆红素水平不超标,就可以继续坚持母乳喂养。

很多家长在了解这些知识后,才发现原来黄疸背后有这么多门道。它不是简单的“黄不黄”,而是一个涉及代谢、免疫、遗传、感染多重因素的复杂问题。

“十个宝宝九个黄”这句话虽然不假,但“黄”的原因、程度、时间各不相同。一旦判断失误,就可能错过最佳治疗时机,甚至造成不可逆的损伤。

与其说黄疸是“新生儿的通关任务”,不如说它是医生和家长共同答的一道“判断题”。医生看的是数据、症状、反应,家长看的是变化、精神、吃奶。两个视角结合,才能更好地守护宝宝的健康。

如今,医疗手段日益完善,只要识别得早、处理得当,绝大多数黄疸都可以安全度过。但前提是,别让“经验之谈”掩盖了“危险信号”。当宝宝出现以上七种情况之一,不管多晚,不管多远,及时就医永远是最稳妥的选择。

发布于:甘肃省

上一篇:中国天楹股价微跌0.47% 环保企业布局新能源领域_主营业务_深成_该公司
下一篇:【今日竞彩足球推荐】9.25足球扫盘精选推荐:12场比赛分析解读与预测

友情链接: